尽快帮助三方药企,完成入组
严格筛选患者,把控患者的依从性
全国各地患者资源

【靶向KRAS突变】淋巴结靶向癌症疫苗ELI-002 2P改善结直肠癌与胰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能否成为两类癌症治疗的新希望呢?

发布日期:2025-09-05 10:41:29   来源 : 蝼蚁之聊临研    作者 :萤火虫也会发光    浏览量 :4
萤火虫也会发光 蝼蚁之聊临研 发布日期:2025-09-05 10:41:29  
4

ELI-002 2P

疫苗

结直肠/胰腺癌

    近年来,癌症免疫疗法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许多新型免疫疗法被不断开发完善,例如CAR-T疗法、癌症疫苗,为广大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在众多癌症类型中,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分别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和第三大原因,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低于20%,这些患者在接受过手术治疗并完成化疗后,仍有很高的肿瘤复发风险,并且一旦复发更难治愈。因此,开发一种预防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复发的肿瘤免疫疗法无疑是十分迫切且重要的。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尽管筛查手段不断发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早期诊断率有待提高。此外,结直肠肿瘤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在治疗方面,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根据肿瘤的基因特征进行个体化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KRAS、NRAS等)的靶向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逐渐扩大,尤其是对于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患者,免疫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不断有新的化疗药物研发出来,化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如结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肿瘤,从而提高治愈率。


    胰腺癌是指发生于胰腺的癌症,主要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胰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高脂质和高蛋白饮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风险。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早期胰腺癌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但晚期胰腺癌预后较差,生存时间短。


    胰腺癌的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血栓栓塞、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胰腺炎等。在检查方面,血液生化检查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累及肝脏、阻塞胆管时可引起相应的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汁酸、胆红素等升高。肿瘤晚期,伴随恶液质,可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糖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糖类抗原19-9(CA19-9)是目前用来诊断胰腺癌的各项肿瘤标志物中敏感性最高的一项指标,在发生胰腺癌时会升高,其水平检测也是判断术后肿瘤复发、评估放化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此外,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和胰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胰腺胚胎抗原(POA)检测以及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等,对胰腺癌的诊断和复发监测也有一定提示作用。基因检测可判断是否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胰腺癌。


    胰腺癌好发于男性,非裔美国人比白人更易患病,发病年龄多见于40-65岁。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等。腹痛常为首发症状,常为持续、进行性加剧的中上腹痛或持续腰背部剧痛,夜间明显;仰卧与脊柱伸展时疼痛加剧,俯卧、蹲位、弯腰坐位或蜷膝侧卧位可使腹痛减轻。由于胆总管下端和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加之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大多数病人有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粪便恶臭、脂肪泻等症状。约90%病人病程中出现黄疸,主要是由于癌细胞的侵蚀导致胆道的梗阻,是胰头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小便深黄、大便呈陶土色,可伴有皮肤瘙痒。腹痛、消化不良、失眠还会导致病人个性改变、焦虑及抑郁。消化吸收不良、焦虑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晚期常呈恶病质状态,患者极度消瘦,眼窝深陷,皮肤松弛、肌肉严重萎缩,呈 “皮包骨头” 的状态,浑身没劲、贫血,甚至完全卧床,全身衰竭。50%胰腺癌病人在诊断时伴有糖尿病,新发糖尿病常是本病的早期征象。肿瘤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如影响胃排空导致腹胀、呕吐;少数胰腺癌病人可因病变侵及胃、十二指肠壁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还可能出现持续或间歇性低热,以及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或动脉血栓形成,表现为腿部疼痛、肿胀等。


    在鉴别诊断方面,慢性胰腺炎以缓起的上腹部胀满不适、消化不良、腹泻、纳差、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须与胰腺癌鉴别,尤其是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常呈慢性病程,有反复的急性发作史,腹泻(或脂肪泻)较著,而黄疸少见。如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部位的钙化点,则有助于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时鉴别仍较困难,即使在手术中慢性胰腺炎的胰腺亦可坚硬如石,或呈结节样改变。若剖腹探查鉴别仍有困难时,需作深部细针穿刺或胰腺活组织检查加以鉴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多表现有血清IgG4升高,激素治疗有效。胆总管、肝胰壶腹和胰头三者的解剖位置邻近,三者发生肿瘤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但在外科手术疗效和预后方面,胆总管和壶腹癌比胰头癌好,故鉴别诊断十分必要,可通过ERCP检查鉴别。胆总管结石往往反复发作,病史较长,黄疸水平波动较大,发作时多伴有腹痛、寒战发热、黄疸三联征,多数不难鉴别。胰腺其他占位性病变主要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岛素瘤、实性假乳头状瘤等,临床上肿物生长一般较缓慢,病程较长,同时可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如胰岛素瘤可表现发作性低血糖症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多有急性胰腺炎病史,结合CT等影像学检查一般不难鉴别,必要时可通过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协助诊断。


    胰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类型,常用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等,但总体预后较差。若不治疗,生存周期较短。



癌症的幕后黑手

    KRAS基因堪称癌症领域中极为关键且复杂的存在。它在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里,承担着传递生长信号、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的重要职责,宛如细胞生命活动的“指挥官”。然而,当KRAS基因发生突变,便如同指挥官下达了错误指令,致使细胞生长与分裂的正常秩序被彻底打乱。这种基因突变在癌症世界中极为常见,约四分之一的实体肿瘤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这些致命性癌症里,KRAS基因突变的比例更是高得惊人,尤其是胰腺癌,超过90%的病例都存在KRAS突变。由于KRAS基因在肿瘤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且在疾病进展期间稳定表达,使其成为免疫治疗极具吸引力的靶点。一旦攻克KRAS突变这个难题,就如同找到了破解癌症密码的关键钥匙,有望从根源上对多种癌症发起有效攻击,为无数癌症患者带来治愈的曙光。


    在探索KRAS突变相关免疫治疗的漫漫征程中,科研人员付出了诸多努力。过往研究开发出mKRAS导向的过继T细胞疗法,这种疗法尝试提取患者自身的T细胞,在体外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带有KRAS突变的癌细胞,然后再将改造后的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部分勇敢参与临床试验的癌症患者体内,该疗法成功诱导出免疫应答,为治疗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但T细胞疗法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棘手问题。它仅对特定突变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有效,这就如同为治疗设置了重重关卡,使得绝大多数患者因不满足条件而无法从中受益。其制备过程复杂得如同精密的航天工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严格的实验室环境下,历经多道精细工序才能完成。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成本高昂,宛如天文数字,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更为严峻的是,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引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这些副作用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杀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报名联系客服  


ELI-002 2P的诞生

    面对传统T细胞疗法的种种困境,研发一种更为安全、有效且适用范围广泛的免疫治疗方法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癌症疫苗接种技术应运而生,它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曙光。


    癌症疫苗接种技术旨在通过巧妙“训练”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与传统T细胞疗法相比,它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在不同HLA背景的患者体内,有效扩大内源性mKRAS导向T细胞的数量与活性,这意味着更多患者能够从中受益,极大地拓宽了治疗的适用范围。而且,癌症疫苗的制造过程相对简单,犹如搭建积木一般,各个环节易于掌控,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疫苗的生产效率与稳定性,为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及Elicio Therapeutics的研究人员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在这场与癌症的艰苦对抗中,潜心钻研、不懈探索,终于成功开发出一款针对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淋巴结靶向的mKRAS特异性癌症疫苗——ELI-002 2P。这款疫苗凝聚了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是他们多年来辛勤付出的结晶,它的诞生犹如一把利剑,为攻克KRAS突变相关癌症带来了新的希望。


    ELI-002 2P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两亲性(Amph)修饰的KRAS^{G12D}和KRAS^{G12R}突变肽(Amph-peptides-2P)以及CpG寡核苷酸佐剂(Amph-CpG-7909)。这一精妙设计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两亲性修饰的突变肽就如同一个个训练有素的“侦察兵”,能够巧妙利用自身特殊结构,精准地将疫苗递送至淋巴结。淋巴结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军事基地”,拥有大量免疫细胞,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场所。而CpG寡核苷酸佐剂则像是为免疫系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能够显著增强免疫细胞对疫苗的识别与应答能力,如同点燃了免疫系统的烽火,激发其强大的战斗力,共同对抗KRAS突变的癌细胞。


临床试验数据

    

    共有25名癌症患者勇敢地参与到这场临床试验中,他们成为了探索癌症治疗新希望的先锋。这25名患者中,有20例是胰腺癌患者,5例为结直肠癌患者。他们的中位年龄为61岁,其中84%是白人,8%是亚洲人,还有2名患者(8%)种族不详,60%患者为女性。这些患者此前都接受过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还接受过放射治疗,但他们在治疗后的最小残留mKRAS检测(ctDNA和血清肿瘤抗原)呈阳性,这意味着他们体内仍潜藏着癌细胞,具有极高的复发风险,急需新的治疗方法来打破困境。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ELI-002 2P疫苗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实力。在安全性方面,它总体表现出色,如同一位可靠的卫士,未观察到3级/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剂量限制性毒性或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疲劳(24%)、注射部位反应(16%)和肌肉疼痛(12%),这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就如同战斗中的小擦伤,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严重副作用相比,简直微不足道,这为疫苗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免疫原性方面,ELI-002 2P疫苗更是表现卓越,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成功开启了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大门。在接受治疗的25名患者中,高达84%(21名)的患者表现出了直接的体外mKRAS特异性T细胞反应,这表明疫苗能够有效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针对KRAS突变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其中59%的患者同时激活了CD4+和CD8+T细胞,这两种T细胞如同免疫系统中的精锐部队,CD4+T细胞能够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作用,增强免疫反应的强度;CD8+T细胞则如同“杀手”,能够直接攻击并摧毁癌细胞。86% 的患者对两种或以上的mKRAS抗原产生了T细胞反应,52%的患者对所有七种mKRAS抗原产生了反应,这充分显示出疫苗能够诱导广泛而强大的免疫应答,让免疫系统全面出击,对抗癌细胞。


    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方面,ELI-002 2P疫苗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84%的患者(21/25)从基线水平下降,其中44%的患者下降了30%以上,32%的患者下降了50%以上,24%的患者甚至实现了生物标志物的完全清除。特别是在ctDNA水平上,92%的患者显示出下降,而血清CEA或CA19-9的下降则为7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疫苗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少肿瘤标志物的释放,从多个角度对肿瘤发起攻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治疗效果。


    无复发生存期(RFS)是衡量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在接受剂量为0.1mg至10.0mg ELI-002 2P治疗的25名患者中,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16.3个月。其中,T细胞反应高于中位值的患者(n=13)尚未达到中位无复发生存期,这意味着这些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复发风险显著降低;而T细胞反应低于中位值的患者(n=12)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4.0个月,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T细胞反应对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PDAC亚组(n=20)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15.3个月,CRC亚组(n=5)为16.3个月,与全体队列一致。全体研究队列及PDAC亚组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均为28.9个月,优于历史PDAC对照组,CRC亚组(n=5)尚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这表明ELI-002 2P疫苗不仅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存获益。


    在对患者进行高分辨率HLA分型后,研究人员还发现T细胞反应与HLA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这为进一步优化疫苗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线索。例如,某些特定HLA类型的患者可能对疫苗具有更好的反应,未来或许可以根据患者的HLA类型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深入探究作用机制

    

    (一)淋巴结靶向递送

    ELI-002 2P疫苗的设计精妙绝伦,其淋巴结靶向递送机制堪称一大创新亮点。疫苗中的两亲性修饰的KRAS^{G12D}和KRAS^{G12R}突变肽(Amph-peptides-2P),具备独特的分子结构。一端为亲水性基团,能够与水分子友好结合;另一端为疏水性基团,倾向于与脂质等疏水性物质相互作用。这种特殊结构使得突变肽能够巧妙地与内源性白蛋白结合,就如同搭乘了一辆 “顺风车”。白蛋白作为人体血浆中含量丰富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淋巴转运特性,它在血液循环中穿梭时,能够顺利地将与之结合的突变肽带至淋巴结。


    当载有突变肽的白蛋白到达淋巴结后,会与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相互作用。免疫细胞如同训练有素的“侦察兵”,能够敏锐地识别并摄取这些突变肽。这种高效的淋巴结靶向递送机制,使得疫苗能够精准地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极大地提高了免疫细胞对抗原的接触效率,为后续免疫反应的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传统疫苗相比,ELI-002 2P疫苗的淋巴结靶向递送机制就如同将子弹直接精准地送到了枪膛,大大提高了免疫反应的命中率和效果。


    (二)免疫细胞激活

    一旦突变肽被免疫细胞摄取,如同点燃了免疫反应的导火索,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免疫激活过程随即展开。首先,抗原呈递细胞(APC),如树突状细胞,会对摄取的突变肽进行加工处理。树突状细胞就如同专业的 “情报分析师”,将突变肽切割成小段,并与自身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结合,形成 MHC-抗原肽复合物。然后,树突状细胞将这些复合物呈递到细胞表面,宛如在细胞表面竖起了一面面 “旗帜”,向其他免疫细胞发出信号。


    T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核心力量,在识别到APC表面的MHC-抗原肽复合物后,被迅速激活。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能够特异性地识别这些复合物,如同钥匙与锁的精准匹配。同时,APC还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等,这些细胞因子如同战场上的“鼓舞士气剂”,进一步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激活后的T细胞迅速增殖,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如同军队在短时间内扩充兵力。


    在这个过程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发挥着不同但又协同作用的关键角色。CD4+T细胞,也被称为辅助性T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这些细胞因子能够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广度。它们如同战场上的指挥官,协调各方免疫力量,共同对抗癌细胞。而CD8+T细胞,即细胞毒性T细胞,在识别到癌细胞表面的抗原肽后,能够直接对癌细胞发起攻击。它们如同训练有素的杀手,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物质,在癌细胞膜上打孔,导致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清除癌细胞的目的。


    此外,ELI-002 2P疫苗中的CpG寡核苷酸佐剂(Amph-CpG-7909)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9(TLR9)结合,进一步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TLR9就如同免疫细胞上的“警报器”,当CpG寡核苷酸佐剂与之结合后,会触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增强免疫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从而显著增强免疫反应的强度。这种佐剂与抗原肽的协同作用,使得ELI-002 2P疫苗能够诱导出强大而持久的免疫应答,有效对抗KRAS突变的癌细胞。


    与传统疫苗相比,ELI-002 2P疫苗的淋巴结靶向递送机制具有明显优势。传统疫苗往往难以有效递送至淋巴结,而淋巴结是免疫应答发生的中心。ELI-002 2P疫苗中的两亲性修饰的KRAS^{G12D}和KRAS^{G12R}突变肽能够巧妙地与内源性白蛋白结合,搭乘白蛋白的 “顺风车” 精准地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极大地提高了免疫细胞对抗原的接触效率,从而显著增强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效果。


    ELI-002 2P疫苗在1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的卓越疗效和良好安全性,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为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曙光。基于这些令人振奋的初步结果,研究团队计划在未来开展一系列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挖掘疫苗的潜力,推动其早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2期临床试验作为疫苗研发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将在更大规模的患者群体中对ELI-002 2P疫苗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这一阶段的试验将如同一场大规模的实战演练,重点聚焦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会深入探索不同剂量、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临床应用方案。如果2期临床试验能够再次取得成功,疫苗将顺利进入3期临床试验,这将是疫苗获批上市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一旦疫苗成功上市,它将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无数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患者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此外,ELI-002 2P疫苗作为一种现货型癌症疫苗,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不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专门配制,这就如同工厂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种高效、低成本的生产模式,使得疫苗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普及,让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这一创新疗法。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疫苗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为全球范围内的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癌症患者临床试验招募平台
结直肠癌临床试验免费用药
结直肠癌临床试验招募平台
胰腺癌临床试验免费用药
胰腺癌临床试验招募平台
癌症疫苗临床试验招募平台
无锡鼎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务合作:
微 信:
患者报名:
微信咨询
19952735573
凝 心 聚 力 担 使 命 , 携 手 共 创 新 未 来 !
商务合作
患者报名
Copyright © 2024 无锡鼎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