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帮助三方药企,完成入组
严格筛选患者,把控患者的依从性
全国各地患者资源

【靶向治疗新标杆】疾病控制率98.3%,第三代EGFR-TKI奥瑞替尼SH-1028片,专为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设计!

发布日期:2025-08-04 11:17:06   来源 : 蝼蚁之聊临研    作者 :萤火虫也会发光    浏览量 :33
萤火虫也会发光 蝼蚁之聊临研 发布日期:2025-08-04 11:17:06  
33


奥瑞替尼

SH-1028片

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EGFR突变阳性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始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高达80%-85%。而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是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尤其在亚洲人群中,发生率约为30%-40%。针对这一突变类型的治疗,一直是肺癌领域研究的重点。SH-1028片(奥瑞替尼)作为一种新型的第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为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在奥瑞替尼诞生之前,肺癌治疗经历了多个阶段。早期的化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副作用大,且对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疗效有限。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的出现,开启了肺癌精准治疗的时代,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然而,这些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患者往往会出现耐药问题,其中T790M突变是最常见的耐药原因之一。

    为了克服T790M突变导致的耐药,科研人员开始研发第三代EGFR-TKI。奥瑞替尼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研发目标明确,即能够特异性地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同时减少对野生型EGFR的抑制,从而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奥瑞替尼的作用机制


    SH-1028片(奥瑞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围绕肺癌细胞中EGFR突变驱动的恶性增殖信号通路展开,通过精准靶向抑制突变EGFR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信号,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一、核心作用机制:靶向抑制突变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它通过与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结合,激活自身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进而启动细胞内的信号通路(如RAS-RAF-MEK-ERK通路、PI3K-AKT-mTOR通路),调控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存活。

    在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发生突变(如常见的19号外显子缺失、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或耐药性的T790M突变),导致EGFR无需配体结合即可持续激活酪氨酸激酶活性,持续向细胞内发送“增殖信号”,最终导致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

    奥瑞替尼的核心作用是:特异性结合突变EGFR的酪氨酸激酶结构域,抑制其活性—— 就像“堵住”突变EGFR的“信号开关”,阻止其向细胞内传递增殖信号,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甚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二、针对性优势:对“敏感突变”和“耐药突变”均有效

    与第一代(如吉非替尼)、第二代(如阿法替尼)EGFR-TKI相比,第三代TKI(包括奥瑞替尼)的关键优势在于对“敏感突变”和“耐药突变”的双重抑制能力,这也是其作用机制的重要延伸:

    抑制敏感突变EGFR:针对肺癌中最常见的 “敏感突变”(19号外显子缺失、21号外显子 L858R突变),奥瑞替尼能高效结合突变EGFR的活性位点,阻断其信号传导,效果与第一代TKI相当甚至更优。

    抑制耐药性T790M突变EGFR:第一代/第二代TKI治疗后,约50%-60%的患者会因EGFR基因再次发生“T790M突变”而产生耐药(T790M突变会增强EGFR与TKI的结合能力,导致药物失效)。
    奥瑞替尼的分子结构经过优化,能特异性识别T790M突变的EGFR(其突变位点改变了EGFR的空间结构,而奥瑞替尼可适配这一结构),从而有效抑制T790M突变EGFR的活性,解决此类耐药问题。


    三、作用特点:对正常EGFR影响小,副作用更低

    正常细胞的EGFR(野生型EGFR)也需要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如皮肤、黏膜细胞的修复)。第一代TKI在抑制突变EGFR的同时,可能对野生型EGFR有一定抑制作用,导致皮疹、腹泻等副作用(因皮肤和胃肠道黏膜细胞的正常EGFR被影响)。

    奥瑞替尼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对突变EGFR(尤其是T790M突变)的结合亲和力远高于野生型EGFR,因此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野生型EGFR影响较小,副作用(如皮疹、腹泻)更轻微,患者耐受性更好。



    总结

    奥瑞替尼的作用机制可概括为:通过特异性靶向结合并抑制突变EGFR(包括敏感突变和耐药性T790M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路,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野生型EGFR的影响。这一机制使其既能作为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也能用于第一代TKI耐药后T790M突变患者的二线治疗,为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更精准、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




奥瑞替尼的临床试验数据


    SH-1028片(奥瑞替尼)有多项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与安全性,相关数据如下:


    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这是一项在中国31个地点进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的III期临床试验。患者按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接受奥瑞替尼200毫克或吉非替尼250毫克每日1次。结果显示,奥瑞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9.3个月,吉非替尼组为9.8个月(风险比0.46,P<0.0001)。奥瑞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2.8%和78.3%,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3.8%和97.6%。奥瑞替尼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0.7个月,而吉非替尼组为11.1个月。≥3级严重度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奥瑞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7.3%和22.9%。


    二线治疗EGFR T790M阳性晚期NSCLC的II期临床试验:这是一项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的II期试验(NCT03823807)。共纳入286名患者,接受奥瑞替尼200mg/天口服治疗。结果显示,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ORR在剂量验证研究部分(A部分)为55.9%,二线注册研究部分(B部分)为60.4%。A 部分的中位PFS为12.4个月,B部分为12.6个月。A部分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26.0个月,B部分的OS则不成熟。44名患者至少经历了一次3级或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腹泻和QT间期延长,9.1%的患者报告了1或2级皮疹,未报告间质性肺病。


    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Ib期临床试验:该试验在2021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以壁报形式公布。研究共纳入59例EGFR T790M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结果显示,由独立中心审查委员会(BICR)评估的 ORR为57.6%,疾病控制率为98.3%,中位PFS为12.4个月,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15.2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安全性方面,仅有10例(16.9%)患者发生≥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等。




奥瑞替尼的显著优势


    SH-1028片(奥瑞替尼)作为新型第三代EGFR-TKI,在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展现出多方面显著优势,这些优势基于其作用机制、临床试验数据及临床应用潜力。


    一、疗效优势:对敏感突变和耐药突变均有强效抑制,延长患者生存

    一线治疗——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在针对EGFR敏感突变(19号外显子缺失、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NSCLC的一线III期临床试验中,奥瑞替尼组中位PFS达到19.3个月,远超第一代TKI(吉非替尼)的9.8个月,意味着患者在疾病不进展的情况下,能获得近一倍的“无癌进展”生存时间。同时,其客观缓解率ORR达72.8%,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20.7个月,表明药物不仅能有效缩小肿瘤,且疗效持续更久。

    二线治疗——有效应对T790M耐药突变:对于第一代/第二代TKI治疗后因“T790M突变”耐药的患者,奥瑞替尼在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明确疗效:客观缓解率ORR达60.4%,中位 PFS为12.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26.0个月。这解决了肺癌治疗中最常见的耐药难题,为耐药患者提供了关键的后续治疗选择。


    二、安全性优势:副作用更轻微,患者耐受性更高

    与早期EGFR-TKI相比,奥瑞替尼的分子设计更精准,对正常细胞的野生型EGFR抑制作用弱,因此副作用显著减少:

    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试验中,≥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7.3%(一线)和9.1%-16.9%(二线),远低于第一代TKI(吉非替尼组为22.9%)。

    减少典型副作用:传统TKI常见的皮疹、腹泻等因野生型EGFR受抑制导致的副作用,在奥瑞替尼治疗中多为1-2级(轻度),且发生率低(如皮疹仅9.1%);间质性肺病等严重副作用未被报告。

    对生活质量影响小:因副作用轻微,患者无需频繁调整剂量或停药,能更好地维持治疗连续性和日常生活状态。


    三、适用人群广泛:覆盖一线和二线治疗场景

    奥瑞替尼的优势不仅在于单一场景的疗效,更在于其对不同治疗阶段患者的适用性:

    一线治疗:可直接用于初治的EGFR敏感突变患者,避免患者经历“第一代TKI治疗→耐药→换药”的流程,从初始阶段就延长无进展生存。

    二线治疗:针对第一代/第二代TKI耐药后检测出T790M突变的患者,无需依赖其他治疗方案,直接通过奥瑞替尼延续有效治疗。

    这种“一线可起始、二线可挽救”的特性,使其成为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选择之一。


    四、潜在的脑转移控制优势(基于第三代TKI共性及初步数据)

    EGFR突变肺癌易发生脑转移,而第三代TKI普遍具有更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分子结构更易进入脑组织)。虽然奥瑞替尼针对脑转移的专项数据需进一步验证,但从第三代TKI的共性及临床试验中“疾病控制率DCR达93%以上”的整体数据推测,其对颅内转移病灶可能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这对改善脑转移患者(预后较差)的生存至关重要。


    奥瑞替尼的核心优势可概括为“强效抑制(覆盖敏感与耐药突变)、长效控制(延长PFS和DoR)、安全耐受(副作用轻微)、适用广泛(一线二线均可用)”。这些优势使其在 EGFR突变阳性NSCLC治疗中,既能作为初始治疗的优选,也能作为耐药后的关键补救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保障。






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招募
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试验
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费用药
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费治疗
奥瑞替尼SH-1028片临床招募
奥瑞替尼SH-1028片临床免费用药
无锡鼎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务合作:
微 信:
患者报名:
微信咨询
19952735573
凝 心 聚 力 担 使 命 , 携 手 共 创 新 未 来 !
商务合作
患者报名
Copyright © 2024 无锡鼎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