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TQB2102
正大天晴
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
胆道癌BTC是一类起源于胆道或胆囊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涵盖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尽管相较于一些常见癌症,它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仅约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但却因其极高的恶性程度,被人们称为“小癌王”。近年来,胆道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胆道癌患者确诊时多处于晚期阶段。其强侵袭性使得病情在早期难以察觉,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切除时机。据统计,大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高达85%,5年生存率仅约5%;而那些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境况则更加艰难,5年生存率一度低至0。目前,化疗、免疫联合化疗等方案是晚期BTC的标准治疗模式,但这些治疗手段对于患者中位生存期的提升效果有限,患者急需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生存状况。

HER2阳性——胆道癌治疗的新靶点
在对胆道癌的深入研究中,医学专家们发现,约有15%-30%的BTC患者存在HER2异常(IHC 3+或FISH阳性)。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在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它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当HER2基因发生扩增或过度表达时,会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因此,HER2靶点成为了BTC靶向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也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以泽尼达妥单抗为代表的HER2靶向药物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年5月29日,百济神州双特异性HER2抑制剂注射用泽尼达妥单抗(zanidatamab,百赫安)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的HER2高表达(IHC3+)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BTC)患者治疗。这一批准是基于泽尼达妥单抗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HERIZON-BTC-01的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在既往经治的、不可切除的HER2高表达晚期或转移性BTC患者中,泽尼达妥单抗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51.6%,中位持续缓解时间(mDoR)达到1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到18.1个月。这一成果为HER2阳性胆道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也进一步证实了HER2靶点在胆道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正大天晴注射用TQB2102——创新机制带来新希望!
独特的组成与作用机制
TQB2102是一种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其作用机制融合了抗体的靶向性、连接子的稳定性及毒素的细胞毒性。
一、抗体靶向结合肿瘤细胞
双表位识别HER2:TQB2102的抗体端采用非对称型结构设计,可同时结合HER2的细胞外结构域II(ECDII)和 IV(ECDIV),这种双表位结合模式能显著提升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识别能力,减少对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结合。
高效内吞作用:双表位结合可增强抗体 - 抗原复合物的内吞效率,使药物更快速地进入肿瘤细胞内部,为后续释放毒素奠定基础。
二、连接子与毒素的设计优化
可裂解连接子:药物通过酶裂解型连接子(如组织蛋白酶可识别的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毒素相连。当ADC被肿瘤细胞内吞后,连接子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或特定酶的作用下裂解,释放毒素。
药物抗体比(DAR)优化:TQB2102的DAR值优化至5.8-6.0,在保证足够毒素负载的同时,避免因DAR过高导致的稳定性下降或毒性增加,平衡了疗效与安全性。
三、毒素释放与细胞杀伤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细胞毒性:释放的毒素为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干扰DNA复制和转录,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旁观者效应:由于连接子为可裂解型,释放的毒素具有脂溶性,可扩散至周围未直接结合ADC的肿瘤细胞,产生 “旁观者效应”,对HER2表达异质性的肿瘤(即部分细胞HER2表达低或不表达)也能发挥杀伤作用,扩大抗肿瘤范围。
四、与其他HER2靶向药物的机制差异
对比传统单克隆抗体(如曲妥珠单抗):传统抗体仅通过阻断HER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而TQB2102可通过ADC的“靶向递送毒素”机制直接杀伤细胞,疗效更强。对比单表位ADC(如T-DM1、DS-8201):TQB2102的双表位抗体设计可提高肿瘤细胞识别的特异性和内吞效率,且其连接子与毒素的组合(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与传统ADC(如T-DM1的微管抑制剂)不同,可能对耐药肿瘤更有效。
总结:作用机制的核心优势
TQB2102通过“双表位抗体靶向+可裂解连接子精准释毒+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高效杀伤+旁观者效应扩大范围”的多重机制,实现了对HER2阳性肿瘤的高效、低毒治疗,尤其在克服耐药性和覆盖异质性肿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临床研究数据展现潜力
在I期研究中,入组患者涵盖了乳腺癌、胃癌、肺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类型,为TQB2102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在乳腺癌患者中,汇总截止2024年4月10日的数据显示,TQB2102-I-01研究共入组7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4.5mg/kg剂量组开始出现PR(ORR=33.3%),4.5mg/kg到7.5mg/kg间,ORR与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7.5mg/kg组患者客观缓解率最高,支持选择6mg/kg和7.5mg/kg剂量组进行拓展研究。
在非乳腺癌受试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中,TQB2102也展现出了极具潜力的抗肿瘤活性。在肠癌、胃癌等癌症中,TQB2102取得了与同类药物相似的ORR。值得一提的是,在入组的2例胆道癌患者中,1例HER2 IHC1+受试者SD;1例IHC2+受试者SD-13.2%,初步显示出了抗肿瘤活性,这为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在安全性方面,TQB2102的表现也较为出色。3级AE发生率整体比较低,目前报道的主要有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降低、腹泻、乏力等。与同类药物相比,TQB2102在安全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例如特别关注的ILD(间质性肺病),仅出现1例2级ILD(0.55%),发生率远低于同类药物,这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显著优势
正大天晴注射用TQB2102是一种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在为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具有有效性高、安全性好、作用机制独特等显著优势。
有效性高:TQB2102采用双表位靶向设计,抗体端可同步结合HER2的ECD II/IV结构域,显著提升肿瘤选择性及内吞效率,能增强抗肿瘤活性。在I期临床研究中,HER2阳性乳腺癌伴脑转移亚组客观缓解率(ORR)为70%,1例颅内病灶完全缓解;31%的乳腺癌受试者在T-DM1/DS-8201耐药后使用TQB2102治疗仍有效,展现出其对HER2阳性相关肿瘤良好的治疗效果,包括对脑转移肿瘤及耐药肿瘤。
安全性好:TQB2102通过可裂解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相连,将药物抗体比(DAR)优化至5.8-6.0,搭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毒素,可降低毒性。在I期临床研究的总人群中,≥3级不良事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降低等常见血液学毒性,关于特别关注的间质性肺病(ILD),仅出现1例2级ILD,发生率远低于同类药物DS-8201(发生率>10%),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保障后续用药的依从性。
作用机制独特:该药物采用酶裂解型连接子,能高效裂解释放毒素,保留 “旁观者效应”,可扩大对异质性肿瘤的杀伤范围,不仅能杀死与药物直接结合的肿瘤细胞,还能对周围未直接结合药物的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有助于更彻底地清除肿瘤细胞。
患者获益
免费检验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与试验有关的检验检查均免费。
免费使用药物:筛选成功后可免费使用TQB2102注射液治疗。
交通补助:临床研究相关的交通补助。
专家定期随访:全程专家团队服务,机构长期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
携手战胜癌症
癌症的治疗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每一位患者都在这场战斗中奋力前行。正大天晴注射用TQB2102的临床招募,为HER2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通过参与临床研究,患者不仅有可能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还有助于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为更多癌症患者的未来治疗奠定基础。
我们期待TQB2102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审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广大HER2阳性胆道癌患者带来生存的曙光。同时,也呼吁更多符合条件的患者积极关注并参与到临床研究中来,与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携手共进,共同对抗癌症这一人类健康的大敌。在这场与癌症的较量中,我们坚信,只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终有一天能够战胜病魔,迎来健康的明天。










